歷史遺跡

2016年4月10日 星期日

「講座」:水滾了~建築就綠了:打開綠建築退化論的視野

2016/04/10 1330-1600 小南園子

要泡茶,水滾了才是時間。
「如果他們很冷,我就把他們放著;
   等他們熱起來我再進去。
   水滾了才開始泡茶。」--陳正哲(關於陳正哲老師

最後一小段關於如何和委託人「一起工作」的分享,覺得是今天最大的學習。

又,今天的茶葉據說是野生種原生茶,好喝。最後還有老闆特別招待桂花釀。



以下是筆記: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一.綠生活應該要容易!

<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>
低技術門檻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高技術門檻
退化/人的本能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進化/失能的人

過度依賴技術造成人的本能退化。

二.綠建築不是為了「建築」,而是為了「人」。
在建築中融入人的能量,讓建築可以恢復人的能量。

三.另一種建築的可能性:閒置、囤積建物的再利用。

四.建築是「自造的社會產物」。「自造」:自己可以製造,低技術性。「社會產物」:與他人的協力完成,社會性。

五.太和村,眷茶屋。五個綠建築的原則:
(一)「構造」與「自然」對應的環境性:
1.大自然(植物)與人造物(建築)相互依附的情形。
2.地景、計有的環境因子的運用。
(二)結構效益的經濟性:
1.閒置就建物的診斷改良--拆房子是一 種學問。
2.光線和空氣的流通(風/水/光/景):
(1)光源/反射光的運用。
(2)木造建築濕氣的排除(空氣流通)
(3)輕量、循環、生態、節能
3.延長建築物的生命週期:新建物和舊建物的共構。
(三)材料經驗的身體性:
1.恢復「手作」的可能性,降低技術門檻-->建築材料的選擇。
2.自然素材與感官内化。
3.前人智慧與在地素材:素材的選擇(品種/季節)、加工的工法(加工技術)。延長建物的使用壽命。
(四)人能依附的社會性:
1.人與建築的依附關係:將人的能量帶進建築;多主網路的營運能量。
2.做設計,不只設計東西,要「設計人」(建構人與建物的關係)。
(五)產業深化的文化性:
1.建築物對產業/環境的意義:發產茶文化作為地方永續價值的基礎。
2.「在鐵皮屋下面喝一斤一萬塊的茶葉,誰理你呀!」
3.茶屋帶動了整體的氣氛營造(茶具/茶爐/品茶區的設計.....)。「景」與「人」。

六.結論:
1.向在地的傳統基形(基模)學習,應用長期與環境折衝的永續性(前人經驗),發展實踐經驗下的新構築式(如,把苔蘚種在屋頂上)。
2.就算是蓋鐵皮屋,也可以蓋得很「綠」。

七.備註:
(一)綠建築永續性的可能?
1.先思考建築的目的是「結構」(長期)還是「構造」(短期)。
2.長期使用的綠建築,基礎問題需要充分處理(如與土地接觸面的防水防濕處理,強度確認等。工法的運用)
3.材料的選擇!耐水耐腐蝕性的強化,有機質的處理。因為不普及所以材料很貴!
4.社區營造:領導者的權威與社區輿論壓力與其他有利因子的運用。
第一個做完就烙跑的人在村里會無立足之地。
5.「水滾了,才能泡茶」。

更多關於「眷茶屋」

沒有留言: